名稱

桑樹

別名

桑樹小葉桑、白桑、蠶桑、蠶仔樹、鹽桑仔

科別

桑科

原產地

亞洲熱帶、亞熱帶

特性

1.果實聚合而成,橢圓球形,成熟時呈暗紅紫色,長約4~5公分。

2.葉卵形,邊緣呈鋸齒狀。

3.多分枝,枝下垂。

用途

養蠶,果實可食用

相關訊息:

1.葉:落葉大灌木或小喬木,枝幹佈滿皮孔。葉卵形有銳鋸齒,是蠺寶寶最佳食物。

2.花果期:雌雄異株,只有雌株會結果實。果實為多花聚合果,成熟時呈紫黑色,稱為「桑椹」,含維他命A、C,可生吃或製成果醬及蜜餞。

3.用途:桑樹的果實為多花果,成熟時紫紅色,汁多而甜,常見鳥類取食。嫩葉細切後燙熟,加調味料食用或和在麵粉漿內油炸,味佳。成熟果實可生食或製成果醬果汁等。枝葉煮水喝,具解暑清涼作用。葉可以養蠶。樹皮可以作為造紙原料或是作成繩索利用。

4.其他:桑樹含有許多有效成分,根部表皮有一層薄薄的白皮,叫做『桑白皮』可以當藥使用:對於支氣管炎、氣喘、止咳、動脈硬化、高血壓等等有效,是相當寶貴的生藥
 

桑樹關懷青山綠水的守護者---桑樹

我國廣闊的原野上生長著許多桑樹,有喬木,也有灌木。在桑樹上生息著好几種昆虫,它們取食桑葉或蛀食樹干。在些昆虫中,有一種吐絲作繭的鱗翅目昆虫引起了先民的注意,這就是桑蠶。桑蠶取食桑葉后吐絲結繭,然后鑽出繭殼羽化為蛾子。人們發現這種繭殼浸濕后,可以拉出長長的銀色絲縷,這絲縷可捻成線,也可織成綢。這比起當時的衣服原料麻布和葛布來,要漂亮得多了。隨著先民生活的定居,人們為了獲得更多的蠶繭,即開始了人工飼養,并把蠶移到室內來馴養。 

縈祖教人民採桑養蠶,將蠶絲織成衣服,古書考據蠶寶寶可以吃很多種樹葉,只有吃桑葉才會吐絲,否則結的繭跟一般飛蛾一樣,沒有用途。

桑葉---童年往事---養蠺寶寶

校園內的桑樹又伸出枝芽,每年在早春的三月裡,常見小朋友課後三五成群的圍繞在桑樹下,希望能摘取到一些桑葉,以餵養家中的蠶寶寶。飼養蠶寶寶是小學生的一個重要的課程活動,可是蠶寶寶心愛的桑葉要去哪兒摘?桑樹是桑科的落葉低木,以前大都屬於野生,它的葉子可以用來養蠶,所以現在有人刻意栽培。卻是爸爸媽媽最傷腦筋的問題。其實它隨時都會在郊野路旁出現,只是有時會令人感到疑惑,因為它小時候的葉子大部分呈深裂狀,和平常採到的桑葉形狀不一樣,可別以為它們是不同的兩種植物哦!

參考資料 : http://www.ctps.tp.edu.tw/today/teacher/topic_database/ctps-plants/tree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