遠足和旅行:

此期的校外教學以步行為主,曾去過的地點包括附近的學校及圓光禪寺等地,路途雖遠,卻是鍛鍊身體一個很好的機會。

湯瑋老師指出:

當時最遠的一次是坐火車到臺北的圓山動物園,還有一次是到鶯歌看鶯歌石,那時沒有其他交通工具,後來是租客運公司,到後來才是遊覽車,租遊覽車,地點就比較遠一點,有時到新竹去,到臺北就比較方便,不用受到坐火車的限制,要坐火車在前幾天,預先要跟鐵路局訂好車票,說明有幾人要去。遊覽車就到北海岸這一帶,南部路程遙遠,比較少規劃。早期到圓光禪寺,是高年級去的,他們的體力較好,雖然升學壓力蠻大,但玩的時候也很盡性。

到了1959時當時低年級遠足,一樣是步行,以安排到附近的學校或公園為主,如內定國小、中山公園等地,學校也曾安排到到統一麵包廠、內壢工業區、中原大學….等地方。至於中高年級的部分有時搭乘的交通工具是火車,而出租遊覽車出去旅行的機會也愈來愈多。

張阿談老師指出:

當時好像形成了一種習慣,六年級安排到中南部畢業旅行,地點通常在台中附近,五年級安排在北部旅行,地點通常是在基隆或野柳濱海那一帶。

畢業旅行方面,時間較長,地點也較遠,因為平時很少到遠地去旅行,所以大家都非常的期待與興奮,旅行回來大家都留下了美好的回憶。

黃國棟回憶1961年的畢業旅行指出:

當時曾在高雄過夜3天,記得是搭火車去的,學生沿路灑地上的落葉,感覺很美,印象非常深刻,老師幫我們分組帶開活動,大家嬉嬉笑笑,書包放滿了零食、帶著吃的東西,買便當。沿途參觀很多景點,包括有:台南古蹟、紀念鄭成功的延平郡王祠、安平古堡、彰化八卦山大佛,至今難以忘懷。